【岛妹说】小错重罚何时休?看看这些荒唐罚款案例

深度解析 2024-04-02 19:46 阅读:

近日,四川宜宾一家采耳店因非法行医被罚22万元的消息在网络上引起轰动。这家店仅营业两周,获利500元,却被罚款高达22万元。这让人不禁思考,为什么小错会被重罚?何时才能休止这种荒唐的罚款现象呢?

市民李女士筹钱加盟了这家采耳店,却没想到开业不久就陷入了罚款的泥淖。卫生执法部门指出,该店使用内窥镜给顾客检查,还采用云刀摩擦耳道等手法进行治疗,被认定为涉嫌非法行医。罚款的数额之高让李女士直呼“天价罚款”。

执法人员表示,根据《基本医疗卫生与健康促进法》,对非法行医行为处以11.2万元罚款。由于店主未按时缴纳罚金,罚款数额翻番,达到了22.2万元。虽然从法律角度看,罚款有理有据,但网友们却纷纷质疑这种“小错重罚”的做法。

苏州大学法学院副教授吴俊指出,采耳店虽然没有诊疗资格,但其所谓的“检查”和“治疗”是否属于诊疗活动需要严格判断。根据法律规定,执业是指以医疗机构名义从事疾病诊断和治疗,而采耳店的行为并不完全符合这一定义。因此,执法机关在处理此类案件时,应该更多地考虑教育为主,而非简单地进行罚款。

类似的“小错重罚”案例屡见不鲜。比如,某地个体户违规卖了5斤芹菜,被罚6.6万元;一名骑三轮车卖菜的大爷获利21元,却被罚11万元;还有蔬菜店将土豆价格上涨,被罚30万元。这些荒唐的罚款数额让人不禁发问,这样的罚款是否合理?是否符合法律的原意?

吴俊认为,这种“小错重罚”的现象与执法者机械执法有关。《行政处罚法》规定了“比例原则”,即罚款应当与违法行为的事实、性质、情节相当。然而,一些执法者却狭隘地认为“管理就是处罚,严管就是重罚”,导致了这种不合理的罚款现象频发。

为了解决这一问题,国务院发布了《关于进一步规范和监督罚��设定与实施的指导意见》,要求在设定罚款时综合考虑多种因素,确保罚款的合理性和有效性。罚款不应成为终极目的,而是为了维护良好的营商秩序。只有平衡好执法的力度与温度,才能让违法者敬畏,让守法者心安。

小错重罚何时休?或许,只有当执法者真正理解法律的初衷,真正做到公正执法,才能让这种荒唐的罚款现象不再发生。希望未来能够看到更多合理、公正的执法案例,让社会更加和谐稳定。【岛妹说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