理想与小鹏的另一场PK

科技 2024-05-23 19:43 阅读:

理想与小鹏的另一场PK 张翔 李想 虎嗅 王凤英 电动车 出租车 新势力 中国汽车 小鹏汽车 理想汽车 第1张

出品|虎嗅ESG组

作者|胡巍

头图|视觉中国

本文是#ESG进步观察#系列第084篇文章

本次观察关键词:ESG评级

84页、85页,理想和小鹏的2023年度ESG报告书厚度都几乎一致。它们于去年9月23日、10月23日,先后获得MSCI的AAA级ESG评价。

彼时被纳入MSCI考察范围的,全球有48家车企,只有不过4家能取得AAA这一成绩。而当前被考察的车企已增加到71家,也不过6家能获此殊荣,而两家中国车企的领先地位始终未变。

理想和小鹏均将这一成绩,分别写进其ESG年报的第7页和第6页。

把MSCI评级结果写进ESG年报的中国企业不算太多,它们更愿引用其他一些机构的打分或评价,尽管这些机构的影响力可能小得多,但评价也可能高得多。其中甚至存在潜规则,某国际知名评级机构的工作人员曾私下向笔者透露,一些企业既是评级机构的考察对象,同时又是金主,所以评价并不全是客观的。当然,即便不考虑这些问题,评级机构的打分在任何时候都只能是参考项。

但MSCI毕竟是全球最具影响力的评级机构之一,获得优级中的最优级,至少说明两家来自中国的新势力车企,其ESG表现不会太差。不过,两位优等生越是相似,就越让人好奇两者的差异——拿着放大镜去寻找它们的区别,企业的问题也随之更容易暴露。

ESG评级大体相当

ESG在全球都面临一个让人头疼的问题,评价标准很不一致。同是国际知名评级机构的晨星,对同一评价对象,就经常打出和MSCI不太相同的分数。

新浪ESG专题页当前收录的国内外多家主流机构评级结果显示,共有5家机构对理想和小鹏同时进行了考察,分别是MSCI、商道融绿、秩鼎、晨星、妙盈,评价情况大致如下:

1、理想和小鹏均处在行业中上游以上的水平。

2、理想在商道融绿和晨星的评价中未获得优秀,小鹏则仅在晨星未取得优秀。

3、理想在秩鼎、晨星上的成绩以微弱优势领先于小鹏。

4、小鹏在商道融绿、妙盈的评价中取胜。其中,小鹏在商道融绿获评A-,理想为B+;妙盈提供的数据显示,小鹏以77.44分的成绩略领先于理想的75.79分。

5、除了同被评为AAA级,笔者未能获得MSCI对两家企业更精确的评分,因此难判高下。

理想与小鹏的另一场PK 张翔 李想 虎嗅 王凤英 电动车 出租车 新势力 中国汽车 小鹏汽车 理想汽车 第2张小鹏的碳足迹数据表现优于理想。

社会责任:两家车企均有软肋

从MSCI公开的评价来看,理想和小鹏有着差不多的社会责任表现:处于领先地位的“劳工管理”,处于平均水平的“产品质量与安全”……

从妙盈提供给虎嗅ESG组的评分看,在S维度,小鹏以79.68分的成绩略优于理想的78.90分,但差距几乎可以忽略不计。考虑到权重问题,理想主要在“劳工管理”方面落后于小鹏,相差了超过13分。

张翔认为,理想的失分项可以体现在近期的裁员方面,“几乎有五分之一的员工要被裁”。

虎嗅汽车组上周刊发《理想裁员,下刀“快准狠”》一文指出:在理想公司内部,裁员消息导致一些尚未公布裁员结果的部门人心惶惶;如果算上外包团队,离职规模可能达到万人级别。“表面上看,裁员是对过往扩张迅猛与业务发展之间矛盾的一次纠错,但究其本质,架构调整和裁员行动反映出理想汽车对接下来业务发展的预判。”

界面新闻上周亦发表文章提到,裁员将导致纯电团队被收缩。这可能与理想MEGA销量不及预期,以及当前销量指引大幅下调有关。

理想CEO李想在5月20日的一季度财报业绩会上宣布:今年不会发布纯电SUV产品。

但对于上周的裁员传闻,截至目前,理想未作否认。

如果这些消息最终能被证实,“劳工管理”的失分还可能导致理想E项评分的下滑——相比增程式电动车,纯电产品本可拥有更好的环境表现。

理想与小鹏的另一场PK 张翔 李想 虎嗅 王凤英 电动车 出租车 新势力 中国汽车 小鹏汽车 理想汽车 第3张MEGA是理想旗下的一款纯电产品。

妙盈的数据还显示,小鹏在“产品责任”方面,以70.47分的成绩略落后于理想的72.00分。

如果从全国12315消费投诉信息公示平台的数据看,在产品或服务质量方面,小鹏与理想的差异更明显。虎嗅ESG组在该平台上输入“小鹏汽车”“理想汽车”进行搜索,在已经过去的2024年4月份,涉及小鹏的投诉信息为108条,而理想为56条。值得一提的是,去年以来,理想汽车的销量远大于小鹏。

张翔分析说:“理想汽车成立之初就坚定自建智能制造基地和供应链体系,确保稳定有效的质量控制体系。并通过自建直营体系,包括零售、交付和售后维修与服务等,提高服务质量和商业效率。”

公司治理:小鹏反腐的AB面

从妙盈提供给虎嗅ESG组的评价看,在G维度上,小鹏以67.13分的成绩整体逊色于理想的73.68分。

但细分一些,小鹏也有领先的地方。MSCI公开的评价信息显示,理想在企业“对投资者影响”方面的表现相对逊色。

近期的一则新闻恰好与此有关。

全球投资者权益律师事务所罗森律师事务所不久前宣布,代表购买了理想股票的投资者提起集体诉讼,并公开征集投资者参与免费集体诉讼。起诉者认为:理想汽车的公开声明含有虚假信息和误导性,违反证券法并令投资者利益受损;比如,理想在推出首款纯电动汽车车型MEGA时,夸大了市场对车辆的需求和运营策略的有效性。

5月16日,理想通过媒体公开回应称:确实存在相关诉讼,但指控毫无依据,理想会全力保护公司和股东利益。

关于G维度另一重要的细分评价项,MSCI公开的评价信息显示,小鹏在“公司行为”方面的表现逊色于理想。

外界对此亦早有关注,事关“反腐败”议题:去年10月,包括小鹏汽车公司副总裁、采购部负责人李丰在内的多名员工停职配合调查。

消息传出后一度引发舆情。小鹏方面表示,李丰事件系企业正常的反腐倡廉行为。此后多家媒体报道指出,事件缘起小鹏汽车对内部供应链管理的加强,反腐牵涉多个层级,亦有警方介入。

汽车配件行业一家上市公司的中层干部告诉笔者:企业工作人员在与上下游合作商交往过程中,利用手中订单,彼此间吃拿卡要、索取回扣的现象不算罕见;但像小鹏汽车那样,一定程度上提升了整体采购成本的,确实不常见。

彼时,许多媒体报道将“反腐”与小鹏的“增效降本”关联起来,也反映出企业内部腐败问题的严重性。

小鹏在公司治理方面丢分一点也不冤。

但要看到的是,业界也有很多声音认为,小鹏的反腐风暴是一场主动作为。很多媒体在报道中提到,“铁娘子”王凤英于去年年初加盟并出任小鹏总裁,狠抓供应链管理,降低采购成本,李丰事件即为这场改革的副产品。

相比很多企业ESG年报中所载的进行了多少次主题培训,观看了多少场反腐教育陈列展,小鹏的反腐治理显然是落到了实处。从这一角度讲,如果持续主动作为,小鹏的腐败问题很可能成为历史。

正如前文所述的降低采购成本,“反腐败”不仅是ESG的重要子议题,而且与企业的财务绩效直接挂钩。在经历阵痛后,如果小鹏能够走出去年以来的产销低迷窘境,其公司治理显然是有机会补分的。

这也是优化ESG表现的核心目的之一——让投资者受益。

感谢您的阅读。ESG从业者或对此有兴趣的研究者、投资者,欢迎扫描下面二维码,申请加入我们社群。